新闻资讯

News

EPDM运动场地施工

作者:万邦伊菲图日期:2023年07月07日 09:38:34文章浏览击数:487

1、基础要求与处理

1.1.清理现场,现场找平,多处标记平衡点

1.2.现场凹凸处留作标记,基础残缺破损处,铲除清运

1.3.凸高处打磨,边角切割,便于与二次混凝土浇筑结合。

1.4.凹陷处进行二次混凝土修补料浇筑填充找平。

1.5.薄膜或者破粘布覆盖,养护七天。

1.6.现场垃圾清运。

2.施工要求

2.1.施工分类:有两种施工工艺,机械摊铺和手工铺装。

2.2.表面预处理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,要先用丁酯清洁表面,不能存在任何赃物、尘土、水(包括水印)、油渍等。清洁后在基础上均匀涂抹底胶(将稀释剂:胶水按3-4:1的比例搅匀),增强其与地面的粘接能力,避免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
2.3.施工前必须做小样试验注意以下问题

2.3.1.材料的使用情况,如料比、材料固化时间是否正常。

2.3.2.24小时后观察是否有不固现象以及粘接性、强度等性能是否达到要求。

2.4.施工前的准备工作:材料、工具设备(拍板、磙子、皂水、车、耙、搅拌机等)、辅料及催化剂准备。

2.5.施工人员要求:标场跑道施工人员最少不得少于六人:备料两人、运料两名、摊铺两名。

2.6.施工:将料按比例混匀后,倒入场地内摊铺,用加热(喷灯加热)或沾皂水后的拍板拍实,拍平接缝,保持整体平整。

2.7.施工注意事项(手工摊铺)

2.7.1.最佳施工温度15-35℃,温度过高或过低,影响施工。

2.7.2.使用的摊铺工具(俗称镘刀或推刀)。

2.7.3.混料搅拌一定要充分均匀。

2.7.4.每一批料都要衔接好,否则衔接不好会有接缝。

2.7.5.修边时一定要整齐。

2.7.6.一定要严格按照比例进行配料。底层橡胶颗粒:胶水=6-8:1;面层EPDM颗粒:胶水=5-6:1,催化剂一般不需要加,如环境温度低于10℃时,可适当加入5-10‰。

2.7.7.场地做好后,检查清理场地留下的余物,使整个场地美观。

2.7.8.EPDM运动地面施工流程

①测划底线:为合理安排摊铺工作量,必须先在基础上按照设定的方案测量划好分界线,将整个场地分成条块,然后按条按块进行摊铺。

②基础刷涂:基础验收合格后,为了加强基础与面层材料的粘接度,先在基础上刮一层专用胶水与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,用滚刷沾胶水均匀涂布,待干后开始摊铺底层的颗粒。

③底层摊铺:用橡胶颗粒和专用胶水按8:1重量配比(选的颗粒不同,胶水配比也不同),用搅拌器械在搅拌区搅拌均匀,用送料车送到预先划好界线处,用刮尺摊铺,用滚碾子压实。待底层固化后开始面层摊铺。经过二至三小时的固化,再次用滚碾子压实,不平整的地方用镘刀拍打平整,如镘刀、滚碾子粘颗粒,沾少许稀释剂起到光滑的作用。

④面层摊铺:用EPDM颗粒和专用胶水按5:1重量配比,用搅拌器械在搅拌区搅拌均匀,用送料车送到预先划好界线处,用刮尺摊铺,用滚碾子压实,要注意密实度,平整度、厚度,反复滚压。经过二至三小时的固化,再次用滚碾子压实,不平整的地方用镘刀拍打平整,如镘刀、滚碾子粘颗粒,沾少许稀释剂起到光滑的作用。

⑤标志线的测划:按要求划出球场标志线。(跑道划线后需经体育工艺员复核)直线部分用鉴定过的钢卷尺进行复核,确认符合标准后,方可按规定的标志喷漆。


0769-82206720